首页
搜索 搜索
信息

焦点速讯:新民艺评|过端午,过的是中华传统的生活方式

2023-06-22 19:53:31 新民晚报


(资料图)

有句老话叫“不时不食”,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对美食的讲究和对时令的重视。端午佳节,各色粽子成为中国式餐桌上的风景,美食和民俗,乃至更广意义的传统文化,让一个原本平凡的日子添了滋味。在传统戏曲的舞台上,也有很多节令戏,除了吃粽子、挂艾蒿菖蒲,看一出《白蛇传》,赏一台端午曲会,亦是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。我们认真地过好每一个中国的节日,便是身体力行对传统的尊重。

每年端午,对于其来历的考证与科普,都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回溯。《续齐谐记》里记载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,楚人哀之。”民间亦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。而闻一多认为,端午的两个主要节目都与龙有关,因而端午节中心的意义,该向龙的故事去探寻。龙是古代吴越民族信仰的图腾,百姓也以“龙子”的身份在端午举行图腾祭以求庇护。但那个仅仅求生的时代早过去了,如果还要让端午这节日存在,就得给他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。

这意义,可以从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之中去寻。每逢传统节庆时分,总会有穿着汉服的男男女女自发到豫园去游园打卡拍照,这个文商旅融合之地,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地标。茶道、香道、评弹、昆曲、越剧……在海上梨园这个“历史的转角”,你可以一眼望尽700年。

如今,海上梨园既是昆剧发展基地,也是评弹传承发展基地,情景交融的精品演出,让古典与现代有了交融,也为都市人追寻国风营造了天然的氛围感。6月21日至23日在豫园举行的豫上昆曲·端午曲会已经办到第四届,豫园落成之初,便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,明朝晚期,豫园的主人潘允端痴迷昆曲,设家班24人,生旦净末丑齐全,为昆曲最初形成阶段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豫园可以说也算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之一。

坚守祖先的节庆礼仪,传承祖先的生活方式,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当代人心底的文化认同。以前的游牧民族,虽然常年迁徙,但仍然囿于草原的范畴逐水草而居。现在互联网时代,数字游民越来越多,他们不再局限在某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工作、生活,可以随时随地逐无线网而居。当多元文化的冲击来袭,一口粽叶包裹着的糯米,一张全民赛龙舟的新闻图片,一句“纵然娘子是灵蛇变,胜过人间女钗裙”的江南唱腔,或许可以瞬间唤醒血脉里的华夏文明。

传统文化赋予节日的意义感,是一种不用到远方就可以找寻到的诗意生活,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就可以分泌出的内啡肽。这样的激情,早已深刻地植入国人的DNA。以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“盛唐密盒”表演为例,除了火爆出圈的“房玄龄”和“杜如晦”,扮演李白的演员在街头找路人对诗也让人感动不已,说出一句“金樽清酒斗十千”,路人能一下子接住“玉盘珍羞直万钱”并脱口而出后面的诗句。

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,借着端午假期的闲暇,我们可以重读《楚辞》,感受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,也可以看一场节令戏曲演出。无论是《春香传》里的“年年端阳年年春,年年杜鹃颜色新”,梁山伯那一句“五月五,过端午,祭奠屈子粽子包,山伯裹粽手脚笨,全靠英台把手教”的情真意切,还是《桃李梅》中的“一年一度闹端阳,祭江赛舟喜洋洋。角黍包金菖蒲粽,白艾熏香煮雄黄”,古老的节日在古老戏腔的传唱下,熠熠生辉。(赵玥)